杠杆证券平台 有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: 如果股票继续这么涨,会不会带动房价往下跌?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因为拉长周期来看,在通胀的加持下,一切资产都是向上的,而且你去看咱这的市场就更清晰了,股市永远的三千点,而房价已经涨的飞起了。 因为这里的关键,其实不单纯是涨幅,还有稳定。 “股市涨,房价跌”的底层逻辑很简单,那就是当资金涌入股市时,楼市必然因流动性抽离而承压,而给到的案例也很清晰。 2014-2015年的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幕经典的资金争夺战。 当沪深300指数从2000点暴涨至5000点时,全国...
杠杆证券平台
有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:
如果股票继续这么涨,会不会带动房价往下跌?
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因为拉长周期来看,在通胀的加持下,一切资产都是向上的,而且你去看咱这的市场就更清晰了,股市永远的三千点,而房价已经涨的飞起了。
因为这里的关键,其实不单纯是涨幅,还有稳定。
“股市涨,房价跌”的底层逻辑很简单,那就是当资金涌入股市时,楼市必然因流动性抽离而承压,而给到的案例也很清晰。
2014-2015年的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幕经典的资金争夺战。
当沪深300指数从2000点暴涨至5000点时,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却从5.6%跌至-6.1%,而根据当时深圳某私募基金经理回忆:"当时每天都有客户要求赎回基金,转投股市杠杆账户。"
只是这种资金虹吸效应在2015年6月达到顶峰——当月A股单日成交量突破2万亿元,而同期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暴跌43%。
去年国庆,在924行情的带动下,也出现了这种情况。
当时深圳楼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30%,其中23%的卖家明确表示"套现炒股"。一位房产中介透露:"有客户将南山2000万的豪宅降价200万急售,资金到账当天就全仓买入AI概念股。
而当时资本迁徙背后,是股市单周20%涨幅与楼市年化-5%收益率的强烈对比。
说白了,钱还是想往收益高的地方走。
只是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也是清楚的。
虽然2015年A股经历杠杆牛市,上证指数一度突破5000点,但整年同期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达15%,股市的财富效应催生了“卖股买房”需求,深圳、上海等城市房价半年内上涨超30%。
这背后发生了什么?
很简单,在15年股市走到顶峰的时候,市场来了一波股灾,而在这轮股灾中,大量前期买入股票的用户开始选择套现,带崩股市的同时把资金量给到房地产市场了,于是把资本市场上的牛市直接转移到了房地产市场了。
这就是资本蹊跷板效应。
在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,涨这边会抽掉另一边的资金量,去涨那边,但总归在选择平静后,大家的选择,会是最稳定的资产。
而对过去二三十年的中国来说,没有什么资产是比房地产更稳定的了,所以大家在下意识里,还是会倾向选择房地产作为核心资产。
而美国,就完全不同。
美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增长逻辑存在根本性差异。
以纳斯达克100指数为例,2009年其市盈率约为19.5倍,2025年升至24倍,估值提升仅贡献20%的涨幅,其余80%来自企业盈利增长。
苹果、微软等科技巨头的营收在过去20年实现数十倍增长,英伟达凭借AI芯片三年内股价暴涨26倍。
反观美国房价,1960-2008年实际年涨幅仅2%-3%,只在2020年后因低利率刺激出现18.8%的年度暴涨,计算下来,美国房价中位数1960-2006年累计上涨18倍(扣除通胀后年化2.3%),远低于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化7%的实际回报。
这背后的差异,表面是我上面说的稳定,其实根源是什么呢?
是国家金融之锚,到底在什么资产上。
比如我国,金融之锚毫无疑问是房产,现在普通人去银行贷款,最硬的抵押物就是房产,你说你有股票,除非是你拥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,否则你很难过授信那一关。
而美国,则是企业利润,则是金融,对应着的,而美国整个退休金绑定的,很大一部分就是股市收益,美国股票的波动率更是不用多说了。
因为说白了,比起盈利,大家更希望看到资产的稳定收益。
在美国,对应的是股票,而在我们这儿,对应的是房产,当然,这也不仅是金融之锚的事,还有一个国家发展阶段问题。
在国家发展初级阶段,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,房产更容易被接受,而后面,发展成熟后,则应该是资本资产。
所以你带着这点来看就好了。
如果短期内,股票飞涨,那么房地产一定不会太好,但相应的,如果你认为我们的经济长期是转好的杠杆证券平台,那么股票下跌后,核心区域的房产应该是会有回暖的。